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王荣利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文化  领导艺术 
地点: 广东 深圳
签名: 中国公司法务研究***人

民间反腐败***律师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1023
  • 博客访问:2920121

专家文章

王荣利原创财经励志少儿寓言故事:谁是最聪明的猴子?(连载8) 2009-11-09

标签:

谁是最聪明的猴子?

王荣利

 

七、冲突

加加回到自己的小屋,仍然象以前一样,吃过之后,玩一会儿,就去采集果子带回来。吃多少,采多少,加多少。他享受着他加法带给他的快乐,自由自在地快乐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。

再说减减、乘乘、除除他们。减减、除除和乘乘生活在一起,暂时解决了食物问题。他们好好地享受了几顿乘乘给他们的美食,感觉好多了,逐渐也快乐了起来。

但是乘乘给他们开出了条件。

乘乘规定他们要跟他一样,吃饱了,就要出去采摘更多的果子带回来,而不能只知道吃只知道玩。乘乘早出晚归,他们俩也得早出晚归。乘乘起早贪黑,他们俩也必须起早贪黑。

乘乘想,原来自己一个猴子做,现在加上减减和除除,三个猴子一起做乘法,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,采到更多的果子。

俗话说得好,拿猴家的手短,吃猴家的嘴软。减减和除除吃着乘乘的,就不得不听从乘乘的。虽然他俩不习惯也不高兴那样做,但也没有什么办法,更不好不听从。

果然,随着减减和除除的加入,乘乘积累的果实更多了。

然而,时间一长,减减的老毛病又犯了。减减喜欢减法,所以慢慢地他就偷偷减少带回家的果子的数量。他感觉自己很聪明。这样不用摘那么多的果子了,也就不那么辛苦、不那么累了。

但是没想到给乘乘发现了。

乘乘狠狠地批评了减减偷懒减少采果数量的行为。并且惩罚减减,如果发现减减少摘回一颗果子,他就让减减吃饭的时候也少吃一颗果子。减减多次受到惩罚,就渐渐地改正了自己原来的毛病。

除除在乘乘这里能吃饱了,身体渐渐也恢复了。但好景不长,他的老毛病也犯了。

除除喜欢除法,精通除法,所以他常常拿他掌握的除法的知识来衡量他所遇到的问题。比如乘乘哪天给他吃了三颗果子,却要求他采九颗果子带回来,他就自然而然地以九除以三,得出三的结论。由此他就明白了,原来他每吃乘乘一颗果子,就要采摘三颗果子带回来。这样一计算,他觉得他太吃亏了,吃大亏了,感觉乘乘占了他的便宜。于是他吃几颗就只摘几颗果子带回来,多一个也不摘。

乘乘很快发现了除除的做法。

“除除,你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乘乘问道。

“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?大家是兄弟,凭什么我吃你一颗果子却要还你三颗果子呢?你这不是抢我的果实吗?你还有没有良心啊?”除除连着一口气理直气壮地质问乘乘。

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只是想要采摘更多的果子回来,到时候爸爸妈妈回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。再说我们不多采摘一些果子,那么刮台风、下大雨或者我们生病的时候靠什么生活呢?我们必须要有储备,这么多的果子都还是我们大家的。”乘乘解释到。

“我不管。你就是占了我和减减的劳动果实了。我不愿意给你干了!”除除气哼哼地叫嚷。

“不干你就走吧!”乘乘也没好气。

“走?没那么容易。三一三余一,要走也得把你屋子里的果子分了再走。”

乘乘没想到除除竟然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。他坚决不同意分果子。

除除见乘乘不同意,就要扑上来打乘乘。一旁的减减赶紧上来拉住了除除。除除对减减说:

“我们都被乘乘骗了,你也跟我走,不要跟着他干了!”减减看了看乘乘,却拿不定主意,不知道该怎么办好。

乘乘对减减和除除说:

“想想当初你们没有吃的时候,你们都饿成什么样子了?是我救了你们!你们要走就走,分果子没门。”

除除见乘乘不愿意分果子给他,就挣脱减减扑上去与乘乘撕打了起来。但是除除哪里是乘乘的对手,没几下子,乘乘就把除除给撂倒了。

看着减减发呆,乘乘郁闷地问减减:“你是什么态度?也想分果子吗?”

减减闷了半天,想到乘乘这里有那么多的食物,而且乘乘还那么能干,他又想到了自己原来受饿的时候,他很怕再次受饿,当然也怕乘乘打他。于是他对乘乘说:

“我不想分,我还是继续跟着你干。”

知道了减减的态度,乘乘再次问除除:

“你一定要离开吗?”

“我不会再给你干了,我不上你的当了。”除除坚决地说。

“你拿走该你拿的果子,就给我离开吧,我不想再见到你!”乘乘对除除说。

于是,除除拿走了乘乘很大一堆食物,然后就离开了乘乘和除除。从此,乘乘带着减减继续按照他们原来的方式生活。他们的食物很快就又增加了许多,不仅把除除拿走的那部分损失弥补了回来,而且还比以前多了许多。

而除除,则带着从乘乘那里拿走的一大堆食物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。他也将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去生活,去追求他自己的理想。

回顾这段与减减、除除相处的日子,乘乘经常会陷入深思。他想了很多很多,也思考了很多很多。再加之他对加加的观察,乘乘通过他们四只猴子的遭遇渐渐地悟出了一些哲理,也使他对加法、减法、乘法、除法等算术都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
他意识到,对于一只普通的猴子来说,如果象加加那样坚持每天都采摘一些果子,那就是做加法。对于许多猴子来说,多一只猴子干活,就多一份力量,这叫作“猴多力量大”,也有点类似做加法。做加法虽好,能象加加一样始终有食物吃,但却变化不大,而且增长很慢甚至没有增长。这样对待食物的猴子,应该鼓励和支持。

如果象减减以前那样只吃不做的话,那就是在做减法。如果许多猴子在一起的时候,发生“一个猴子挑水吃、两只猴子抬水吃、三只猴子没水吃”的现象,那么也有点类似做减法。做减法的结果,会使自己的食物越来越少,直至到最后恐怕就没有吃的了。这样对待食物的猴子,应该让他饿上几天,当他们挨饿之后,他们才会懂得纠正错误。

如果每只猴子都象自己一样对待食物,每天多采一些果子,长年累月下来,那么每只猴子的食物都会越来越多。这好比做乘法。当许多猴子在一起的时候,如果哪只猴子能使其他每只猴子都多出一份力,多摘几颗果实,那么汇总起来,就会多出许多力,多摘许多果实,这只猴子发挥的就是乘法的作用,虽然他一只猴子没有出多大的力气,也没有多摘多少果实,但总量上依然会取得数倍的效果。这样的猴子才是最聪明的猴子,也是贡献最大的猴子,应该比其他猴子得到多得多的食物。

如果象除除一样干活,只会做除法,只有他一只猴子的时候,他会很快糟蹋掉自己的食物,最终必然会挨饿。如果和其他的猴子在一起,他不仅会糟蹋掉自己的食物,而且还会损害其他猴子的果实,最终会使得所有的猴子都得跟他一样挨饿。这样的猴子,到哪里恐怕都不受欢迎。对待这样的猴子,越早赶走越好,赶得越远越好。

一只会做加法的猴子,至少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,如果在一个团队中的话,也会受到欢迎;一只会做减法的猴子,只会消耗父母的果实,如果在一个团队中的话,就会消耗大家的果实,这样的猴子是不受欢迎的;一只会做乘法的猴子,会使自己的果实不断增加,如果在一个团队中的话,也会使大家的果实都能增加,这样的猴子才是最为难得的猴才,值得尊重和重用;一只会做除法的猴子,会糟蹋父母的果实,如果在一个团队中的话,就会糟蹋掉大家的果实,会有很大的破坏力,这样的猴子一定得赶出团队,免得害猴害己。

乘乘想,这些道理想起来并不是很复杂,可是却未必每只猴子都知道。

乘乘想通了这些道理,就越发明白他该干什么、该怎么做了。他将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采摘果实,积累和储备自己的食物,创造自己的未来。

 

 

推荐
中国公司法务研究***人 民间反腐败***律师
类别:激励机制 |   浏览数(4813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